房天下 >资讯中心 > 政策 > 正文

一座城市的理想生活 珠海西部生態新區

珠海新聞網  2015-11-30 09:31

[摘要] 珠海東西兩翼,東部羽翼豐滿,強勁有力;西部羽翼骨骼健壯,正蓄勢待發。日前,《廣東珠海西部生態新區發展總體規劃(2015-2030年)》(下稱《總規》)正式出台,珠海西部“産與城”、“城與鄉”以及新型城鎮化建設等問題,也成爲衆人關注的焦點。

猶如太極拳的推手原理一般,剛柔兩種力量互相推蕩而産生變化。“剛柔相推而生變化”,體現在西方哲學觀點裏面就是矛盾與統一。剛柔並濟,是古人崇尚的一種和諧狀態,同樣,産業和生活,一剛一柔融合爲一座城市的理想狀態。

有産無城爲“鬼城”,産業將失去人氣和活力;有城無産爲“睡城”,城市發展將失去動力和潛力。在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浪潮下,“鬼城”和“睡城”將會被淘汰,取而代之的産城融合,將形成産、城、人三合一的新框架、新局面。

珠海東西兩翼,東部羽翼豐滿,強勁有力;西部羽翼骨骼健壯,正蓄勢待發。日前,《廣東珠海西部生態新區發展總體規劃(2015-2030年)》(下稱《總規》)正式出台,珠海西部“産與城”、“城與鄉”以及新型城鎮化建設等問題,也成爲衆人關注的焦點。

現狀瓶頸:東西部發展不平衡

相較于珠海東部“移民城市”的特征,珠海西部的金灣區和鬥門區的本地人口較多,尤其是1965年建縣的鬥門區(建縣時包含現金灣區範圍),至今已有50年曆史,是珠海行政架構和生活結構較完善的一座“老縣城”,農業人口居多,具有本土的民俗風情。

同樣,金灣區面對的情況相差無幾。那珠海西部生態新區建設面臨怎樣的瓶頸?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不動産學院教授、院長、碩士研究生導師黃偉指出,珠海市的産業和城市空間明顯向西拓展,但是人口和城市配套服務功能卻仍然在東部地區高度集聚,因此阻礙了西部地區生活性、生産性服務功能的培育,導致西部地區出現有産無城、城鎮化滯後于工業化的現象。

黃偉表示,“城與鄉”面臨的瓶頸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從區域發展基礎來看,西部地區與東部地區、城與鄉之間在建設品質、産業發展、公共服務設施等級、城市化模式等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西部地區廣大鄉鎮的工業化、城鎮化特征表現爲大規模的産業發展和空間增量擴張,往往呈現出亦城亦鄉的“半城鎮化”特征,城鄉空間劇烈碰撞,資源利用方式與環境矛盾突出。

其次,從城鎮化品質來看,不僅西部地區和東部地區存在較大的差距,而且還存在著形式上的全面城鎮化與實質上的二元化的矛盾;再次,從城鄉管理體制來看,由于城鎮化品質的差異和二元特征,也帶來了城鄉管理的混亂,由于城鄉二元制依然存在,出現了城市型社區與農村型社區並行的二元管理體制,加大了城鄉管理的混亂和城鄉統籌的難度。

基礎優勢:硬件要素萬事俱備

·平沙新城

按照“高端特征、濱海特點、嶺南特色”的要求規劃建設的平沙新城,是港産城融合的核心,目標是要打造成爲“濱海城市、溫泉之鄉、夢裏家園”。今天,平沙新城建設已初具規模,港區亦成爲珠海城市格局中的重要城市功能組團。

去年,平沙新城建設進入快車道。10條市政道路全面推進,開工裏程超過15公裏,累計完成投資2.96億元,占工程總投資的34.5%。包括增設區內公交線路在內的47個民生工程項目累計完成投資3.17億元。同時,高欄港區已完成平沙新城起步區控規修編調整工作,按“高起點、高標准”要求,由國際知名顧問公司編制交通、航道及水系、中心城市片區規劃及平沙湖景區概念規劃。

·富山産業新城

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裏,富山工業園一直處于“有業無城”的尴尬局面,雖然周邊11條村居依托著園區輻射從而獲得發展機遇,但大部分村居的配套還處于較低水平,無法爲園區數以萬計的員工帶來生活上的便利。而園區、企業、村居三者之間的發展也是相互獨立,並未有戰略高度上的融合發展。

爲此,富山給出了産城人融合的頂層設計。産業新城建設,是富山工業園向宜居園區、綠色園區、高效園區轉變的抓手。未來五年裏,富山新城起步區將投資30億元用于産業的生活配套建設,打造一座“産城互動”的綠色産業新城。富山産業新城將以核心區爲中心,建立高端商住區、生活配套區兩個片區,同時輔以多個社區中心,形成發展有序、功能互補的三級公共服務體系。

對應解決策略:新型城鎮化+幸福村居

據了解,西部中心城區、平沙新城、富山新城將共同構築“1+2”新城發展格局,打造服務珠中江、輻射粵西、引領西江流域的生産性服務中心、富有特色的生態宜居新城。“珠海西區的特點,就是産業新興,村居衆多,許多工業園區所在地也是當地村居所在地,那麽新型城鎮化和幸福村居這兩大戰略,對産城融合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市西城局有關負責人說。

·新型城鎮化

鬥門區于去年啓動了新型城鎮化戰略,提出2020年建成生態宜居城鎮。高端産業和生態城市的相互融合,是珠海西部進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一大核心。

“一河兩岸”的建設,是鬥門區打造生態之城的縮影,而低衝擊開發模式將被率先引入“一河兩岸”、生態新城等工程建設中。低衝擊開發模式是國外新興的城市規劃理念,該模式的理念可延伸到減少對資源的消耗、低碳排放等方面。

根據部署,西部城區將構建“面向區域、生態間隔、多極組團式”的總體空間布局。按照組團模式推進城市新區開發,建立由“城市—片區—新鎮”構成的漸進式、集約組團型城市空間拓展模式,重點推進西部中心城區開發建設和富山、新青産城融合。

·幸福村居

金灣區是航空、生物醫藥、新能源等産業的聚集地,而三竈社區、魚月村、魚林村等村居的建設,也直接構成了三竈科技工業園、聯港工業區、航空産業園等園區的生活配套。平沙鎮的平塘社區、美平社區同樣也爲高欄港經濟區提供生活配套。

在鬥門區,新青科技工業園所在地草蓢村、西埔村、新偉社區、新堂村,以及富山工業園所在地虎山村、荔山村、馬山村等的幸福村居建設,也成爲當地産城融合的重要建設內容。

鬥門區乾務鎮委書記李惠介紹,新青科技工業園和富山工業園均有企業在乾務鎮,乾務鎮的幸福村居建設很大程度上就是爲園區的發展做好配套,讓幸福村居建設的成果能夠輻射園區産業的發展。

“園區爲村居的發展帶來了人氣和財氣,村居的商業住宅、公園、商場等方面的建設可以爲當地産業提供充足的配套,反過來說,園區的人氣也能助推村居的發展。”李惠表示。

市民心聲

新青科技工業園區異地務工人員徐曉瓊:“真的有城市的樣子了!”

新青科技工業園區的富士智能機電(珠海)有限公司質量安全檢查主管徐曉瓊回憶,9年前,當時公司只有二十幾人,園區周邊的路也沒有完全硬底化,有客戶過來公司一看,園區環境不好,公司又小,就完全沒有興趣談業務了。

進入21世紀後,隨著鬥門一、二、三産業的均衡發展,事關群衆生活質量的公共基礎設施配套和商業配套等逐漸興起。如今說起自己公司所在新青科技工業園,徐曉瓊贊歎有加,“園區周邊新建了很多高端的樓盤,而樓盤下面有商業街、美食節等逛街的好去處,現在真的有城市的樣子了,希望將來能更好。”

規劃亮點

1、交通:建設以軌道交通爲重點的公共交通體系

《總規》提出,將打造“零距離換乘”的綠色公交樞紐,結合軌道交通建設,加快推進金灣綜合交通樞紐、機場綜合交通樞紐等建設,完善停車換乘系統、公交換乘系統等配套設施建設,有序推進鬥門、南水、平沙、富山、鶴洲北及鶴洲南等節點建設,實現綠色交通方式之間便捷換乘。

推進城市交通智慧化運行,逐步推廣無線射頻識別(RFID)標簽、運輸檢測系統、電子不停車收費系統等技術。建立車輛運營調度管理系統、安全監控系統和應急處置系統,全面推進公共交通智能化管理和服務。

2、文化旅遊:打造三大文化旅遊體驗區

珠海生態農業休閑觀光體驗區。依托通用機場建設低空飛行體驗區,推廣水上飛機觀光航線,發展田園低空飛行體驗項目,定期組織國際飛行愛好者嘉年華等活動。

鬥門傳統鄉村文化體驗區。依托菉猗堂、接霞莊、鬥門古街,打造文化節慶演出舞台、民俗展示館、宋代風情商業街區、荔山—南山村旅遊線路,建設南門曆史文化風情區。

平沙海上田園風情體驗區。推進海洋溫泉養生度假基地建設,增加健身場館、水療館等文化康樂設施。借力平沙遊艇産業基地,打造遊艇碼頭、漁人碼頭、遊艇文化展覽館,建設平沙遊艇文化博覽基地。

3、生態:建設濱江田園的城市

建立覆蓋城鄉的綠色生態網絡、公共交通網絡和社區服務網絡,促進資源要素無障礙流動和城鄉均質化發展。

依托三大網絡,培育産城融合的六個主題功能區,形成西部中心城區、富山新城、平沙新城、空港服務中心、農業科技園服務中心、鶴洲南服務中心等六大服務中心,承擔市域或片區公共服務職能,吸引人流和信息流向新區集聚,提高珠海西部生態新區整體公共服務水平和發展檔次。

專家解讀

北師大珠海分校不動産學院院長、教授黃偉:回歸人本導向需求

黃偉表示,在推進産城融合中,珠海西部生態新區應滿足産業發展與城市建設回歸人本導向、城市功能融合發展、就業與居住結構性匹配等需求,應注意以下問題。

一是科學認識珠海西部生態新區的發展階段。目前,西部地區已經跨越了要素集聚階段和産業主導階段,處在創新突破階段,即將進入産城一體階段。因此,一方面應使産業逐步升級,使經濟結構逐步優化,另一方面要加大配套設施建設,使“産—城”關系從基本脫離趨向于融合。

二是始終強調區域合作發展。隨著珠海西部生態新區輻射、帶動、服務作用的凸顯和提升,與珠江西岸的互動關系將日趨增強,應該與中山、江門兩市的相鄰地區形成共享服務圈、共享創新平台等合作共享機制,積極推進珠江-西江流域經濟帶的合作發展,共建珠江西岸世界級先進裝備制造産業帶。

三是完善設施培育中心。應該按照《珠海市城市概念性空間發展規劃》、《珠海市城市總體規劃(2001—2020)(2014年修訂)》的要求,根據西部地區的人口規模、人口結構、居住用地分布、産業發展需要,建設各級中心,以産業、居住及服務平衡爲核心進行空間布局,以快速路圍合新鎮的模式促進職住平衡,合理布局多元化、網絡型的公共設施,構築以環保、生態和人文爲藍圖的生態景觀,構建以立體交通、綠色交通爲骨架的綜合交通體系。

黃偉指出,由于珠海西部地區“産與城”、“城與鄉”的現實問題給珠海的發展帶來巨大的挑戰,單一的規劃技術和管理方式已無法解決如此複雜的課題。因此,迫切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建設珠海西部生態新區爲重要舉措,加強珠江流域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聯系,深化與港澳更緊密合作發展,加快珠三角世界級制造業基地的轉型升級,提升珠海國際宜居城市建設水平。

《2015年珠海市西部地區開發建設工作方案》提出,珠海西區産城融合,要完善園區功能配套,依托十大項目建設,推動産城一體化發展。2017年完成金灣片區産業服務中心建設,繼續推進國際商務中心建設,完成鬥門片區展覽中心、旅遊發展中心、珠海科技創業産業園一期建設,完成富山新城規劃展覽中心、電子信息産業基地建設,完成平沙新城重點生活配套項目建設。到2017年,起步區提供約7平方公裏的生活居住用地,爲25萬人提供配套服務,基本實現職住平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