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市场 > 正文

給土地流轉失約風險砌道"防火墻"

經濟日報  2016-07-25 09:46

[摘要] 日前,錦泰保險在四川成都邛崍市開出農村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保單。為在邛崍市牟禮鎮趙塔村和烏木村種植水稻、油菜的西蜀特色農業種植合作社提供了558.4畝的土地經營權流轉履約保證保險,保險金額55.8萬元。

成都首創“合作社+流轉土地+農民+保證保險”模式保障農民收入

左圖四川邛崍市承包土地確權面積為68萬畝,適度規模經營比重達36.78%。圖為當地10萬畝糧食高產高效綜合示範區。

右圖 成都農業職業經理人在稻田現場給農民授課。目前,成都已培養出了近萬名業務水平突出、示範效應明顯的優秀職業經理人。

下圖 邛崍市50畝以上糧食適度規模經營戶數190戶,流轉面積達9.8萬畝。圖為邛崍市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收割現場。 本報記者 喬金亮攝

日前,錦泰保險在四川成都邛崍市開出農村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保單。為在邛崍市牟禮鎮趙塔村和烏木村種植水稻、油菜的西蜀特色農業種植合作社提供了558.4畝的土地經營權流轉履約保證保險,保險金額55.8萬元。

2015年12月,成都邛崍在全國首創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今年,邛崍市在全域開展農村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工作,投標目標任務面積達17.61萬畝。半年多來,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給農戶流轉土地帶來了哪些改變?又給規模經營帶來了哪些好處?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土地預流轉起步

隨著投向農業的社會資金不斷增加,農村土地流轉比例也越來越高,但土地流轉協議非正常性中止的情況常有發生,成為各地土地流轉無法回避的問題。邛崍市農林局局長陳漢雲分析,由於土地流轉是壹種市場行為,現行政策法律體系中缺乏強有力的監管和約束機制,土地流轉雙方違約的代價輕微,這就使得土地規模流轉的風險居高不下。

邛崍市自2005年金色大地公司出現首例大規模土地流轉單方違約,直至2014年底川之味拖欠土地租金事件以來,共出現較大規模的拖欠租金事件9宗,涉及面積約1.7萬畝,給廣大群眾造成了很大的損失。2014年以來,邛崍為有效防範土地流轉風險,探索了“土地預流轉+非融資性擔保”的“鐘山模式”。

第壹步是摸清家底做好規劃。水口鎮鐘山社區從立足當地豐富的農業資源,包裝了都市農業、高端種業、鄉村旅遊、高效經濟林等4個示範區。社區征集群眾意願,制定村莊發展規劃,組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先期與農戶進行商議,確定土地租金的統壹價格後,與每戶農戶簽訂土地流轉協議。集體經濟組織再把農村資源推向成都市農村產權交易所,來吸引社會資金投入。

“這種方式有利於增強對投資主體的吸引力,提高市場談判話語權,也便於統壹產業規劃,做好標準化管理。”鐘山社區黨支部書記葉鳳英介紹,當地成功引進了青少年農耕文化體驗基地,打造農業生產、科普教育、休閑農業有機結合起來的農業示範園。為了解決農戶提出的壹旦出現業主經營不善、租金收入無著落的擔憂,還引入了壹家非融資擔保公司,促進了流轉關系的長期穩定。

鐘山社區十五組村民何興瓊流轉了3畝多地。她說,此前,為解決流轉租金問題,農民和流轉業主想了很多辦法,有些協商提前付2年租金,但這不是個長期辦法,由於流轉規模大,流轉業主很難壹次拿出那麽多錢。如今通過擔保,再也不用擔心業主因經營不善而流轉租金打水漂了。

探索履約保證保險

探索沒有止步。由於擔保公司實力有限,在全市推廣需要引入保險公司。在此基礎上,2015年,邛崍市出臺《農村土地流轉風險防範機制實施意見》,引入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探索以市場化方式破解農村土地流轉金融風險。同年12月,隨著中華聯合財產保險公司與邛崍友良種植合作社負責人汪友良簽訂保險保單,邛崍市冉義鎮誕生了全國第壹單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合同。

冉義鎮鎮長張麗說,之所以選擇在冉義啟動試點工作,是因為冉義全面實施了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整理農田3.9萬畝,實現了“田成方、水成網、路相連、渠相通”,農業基礎設施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打通了制約土地規模流轉的壹大瓶頸。目前,全鎮已有85%以上的土地進行流轉,並成立了10個土地經營合作社和1個合作聯社,建成了規模化糧油基地2.48萬畝。伴隨規模化,新型經營主體都期盼穩定的土地流轉關系。

67歲的陳世清是共富村村民,8畝地都流轉給汪友良的友良合作社。他回憶,此前村裏土地流轉經歷過幾次違約事件,印象深刻的是雙流豐收農機公司,因經營不善,無力履約,後由政府兜底,那次涉及了村裏的400多畝土地。作為被保險人,他說:“參加這個土地流轉保險,我們只交3元的保費,就可以保障每畝1000元的租金收入。我們租土地出去就安心多了。”

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是由保險公司為農戶等流出人提供保險保障。如果土地承租方違約,流出人受到的損失都將由保險公司賠付,再由保險公司向承租方追償。”錦泰保險公司邛崍支公司負責人趙旭說,公司此前已承擔了蔬菜、生豬價格指數保險等農業政策性保險。“這是壹項新業務,我們對其發展前景很看好。同時,新險種還會倒逼我們業務創新。”

陳漢雲介紹,保費按土地流轉交易額的3%收取,其中農戶承擔20%、業主承擔80%。為推進保險工作的盡快實施,邛崍市財政對保費給予50%的補貼。以壹畝地的流轉租金1000元計算,需要保費30元,財政補貼壹半後,業主負擔12元,農戶承擔3元。據邛崍市有關部門測算,按目前土地流轉規模,預計財政每年將拿出約300萬元資金用於保費獎補,引導業主和合作社積極參與。

成都是全國農村改革試驗區,承擔了11項改革試驗任務,主要著力於農村土地制度、農業支持保護體系、農村金融制度等問題的改革探索。成都市農委副主任潘斌說,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實現了土地規模經營流轉風險可控,填補了農業保險品種在土地流轉領域的空白。今年試點已從邛崍擴大到成都市,按照所在區縣的不同,成都市級財政承擔補貼的50%或80%。

降低失約風險

“規模種糧的風險之壹在於由於經營者管理不善以及當季氣候等原因,造成糧食大面積減產,經營者損失慘重,農民的租金無法兌現,導致流出方和流入方不信任。”汪友良流轉了6000余畝土地,本人也成為全國土地流轉保證保險第壹單的投保人。以土地經營權證和10年的土地流轉合同,經過交易鑒證,每畝可從銀行貸款1000元。他說,“去年稻飛虱嚴重,200多畝田受到嚴重影響,每畝只能收獲200多斤稻谷。當時要是有土地流轉保險就好了”。

45歲的黃光倫在九龍村流轉了1700畝土地。“以前村裏已經跑過3個業主了。我是本村人,大家都信賴我,租金每年分2次給,大夥還加入了保險。”全村3000畝地分別流轉給了3個規模經營戶。黃光倫跟村民約定的租金是每畝500至600斤稻谷。5月底收小春作物油菜或小麥,9月底收大春作物水稻。今年他的經營情況良好,除了經營性收入,小春、大春作物加壹起能獲得每畝400元的規模經營補貼。

據介紹,成都實施糧食規模化經營補貼制度,在國家和省級糧食補貼基礎上,對生產種植50畝以上水稻、小麥、玉米的規模經營業主給予每畝160元的補貼,對100畝以上的給予每畝180元,500畝以上的給予每畝200元的補貼。這極大調動了冉義鎮規模種糧戶的積極性。如今,全鎮10個村都建立起土地經營合作社,各合作社與規模種植戶聯合起來組建了稻香土地合作聯合社。

稻香土地合作聯合社理事長胡華鵬說,聯合社統壹產業規劃、統壹生產標準、統壹產品營銷,全程土壤改良、綠色防控。稻谷原糧如交給糧食企業收購,每斤可以多賣2至3毛錢。聯合社挖掘貢米文化,打造冉義貢米品牌後,效益獲得了更大提升。去年對貢米進行試銷,市場反饋很好,成品米試賣時價格可到每斤8元。

業內認為,成都市在全國首創了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機制:通過“土地合作社+種植業合作社+流轉土地+農民+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的模式,引入保險機制、政府補貼保金、專業合作社搭建平臺的方式,大大降低了土地流轉的失約風險,達到土地資源高效配置,農業效益有效提升、農民收入持續增加的效果。(經濟日報記者 喬金亮)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