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 >资讯中心 > 城建 > 正文

建立樓市長效機制還需疏通大城市供地瓶頸

上海證券報  2017-03-17 14:43

[摘要] 大城市通過征地擴大建設用地已近極限。未來,大城市只能以調減耕地保有量來新增供地。調減耕地有其合理性,但不能忽視城市行政區基于區域形象、短期稅收和增長考核而持續供應低效工業、商辦用地的現實。

大城市通過征地擴大建設用地已近極限。未來,大城市只能以調減耕地保有量來新增供地。調減耕地有其合理性,但不能忽視城市行政區基于區域形象、短期稅收和增長考核而持續供應低效工業、商辦用地的現實。因此,增加住宅用地,還須盡力壓縮商辦和工業用地。

李宇嘉

今年我國樓市“分類調控”的主基調已明確,即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熱點城市“抑泡沫”。對如何“抑泡沫”,管理層特別強調:“房價上漲壓力大的城市要合理增加住宅用地。”在全國兩會前的新聞發布會上,住建部和國土部掌門人也表態:“要合理增加土地供應,提高住宅用地比例。”依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精神,將綜合運用金融、土地、財稅、投資、立法等手段建立長效機制,而疏通供地瓶頸也是長效機制的重要內容。

在人口向就業機會更多、産業升級更快的大城市遷徙的背景下,增加大城市住宅用地供應,確有必要。據Wind統計,2003年至2012年,一線城市累計出讓居住用地建築面積3.25億平方米,但同期住宅銷售面積累計5.57億平方米,新增住宅供應僅爲新增銷售的55.6%。2012年以來,一線城市住宅用地供應年度計劃完成率整體不足60%。

去年房價快速攀升,但住宅用地供應減少現象仍很突出,廈門(樓盤)、上海(樓盤)、廣州(樓盤)、北京(樓盤)宅地供應同比分別減少50%、48%、42%、31%。超大城市未來供地普遍呈緊縮姿態。“十三五”規劃顯示,2017年至2020年北京存量建設用地年均減少30平方公裏。2016年至2020年,上海規劃建設用地從3226平方公裏減至3185平方公裏。2020年至2040年,20年內上海規劃建設用地零增長。

我國實行嚴格的土地供應審批制度,大城市土地供應由城市總體規劃、土地供應規劃決定,兩大規劃要由國務院審核批複。因此,京滬縮減土地供給,應是國家意志。那麽,這是否背離近期反複強調的“合理增加住宅用地”政策導向呢?非也,增加土地供給並非增加新供地。2016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熱點城市增加供地提了三個原則:提高住宅用地比例,盤活城市閑置和低效土地,疏導需求到周邊中小城市。

目前我國644個城市人均建設用地133平方米,遠高于發達國家人均82.4平方米和發展中國家人均83.3平方米的水平。建設用地供應充足,問題是供地結構不合理,商辦和工業用地占比過高,宅地供給不足。2008年至2015年,我國新增工業和住宅用地占比分別爲33.8%和21.5%。同期國外存量工業和住宅用地占比分別爲15%和30%,發達國家大城市工業和住宅用地占比分別爲6%和40%,但京、穗、深三城工業用地占比分別達22%、32%和36%,住宅用地占比不足20%。

眼下,大城市通過征地擴大建設用地已近極限,深圳(樓盤)建設用地占市域面積的48%,距50%的紅線僅一步之遙。未來,大城市只能以調減耕地保有量來新增供地。去年6月,國土部發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調整方案》,調低了2020年前京津滬耕地保有量,平均調減23.3%,北京調減近50%。調減耕地有合理性,但不能忽視城市行政區基于區域形象、短期稅收和增長考核,大量供應低效工業、商辦用地的現實。因此,增加住宅用地,還須壓縮商辦和工業用地。

産業周期一般在20年左右,而用地功能劃定少也是40年,根據産業變遷適時調整土地用途有其必然性。大城市人口吸附能力強的服務業對經濟貢獻目前普遍超過50%,互聯網、積聚和共享經濟更節約空間需求,傳統制造業、工業用地、商辦用地應向住宅功能轉變。目前,京滬深等大城市各區域都規劃了很多大型商辦綜合體、CBD辦公區、總部基地等,但除中心區商業和辦公空間利用充分外,外圍存量商辦空間大量空置

筆者調研發現,大城市外圍同質化的商業辦公建築林立,除一樓餐飲還能充分利用空間外,二樓以上大量閑置。近年來,商辦綜合體相繼竣工並投入使用,但很多連招商都無法展開。工業園區也是如此,2012年國土部曾抽樣調查17個城市的工業用地,顯示産出水平不足發達國家上世紀80年代的2%。産出強度位居前列的上海高新技術開發區,也比台灣新竹科技園低23%。近年來,商務公寓、酒店式公寓大行其道,正是商辦供給多,市場需求少,開發商打擦邊球的結果。近期,國家鼓勵“商改租”意在盤活存量,未來要在調整規劃和完善配套的基礎上提高盤活力度。

近年來,大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均指向城市外圍、都市圈。上海到昆山(樓盤)、深圳到東莞(樓盤)、北京到燕郊的軌交已開工。軌道交通規劃實現跨省或跨市,意味著都市圈“1小時生活圈”的建立,大城市樓市邊界擴大,房地産供應有了替代效應。也就是,增加都市圈內三四線城市土地和住房供應,對大城市土地和住房供應具有替代效應。2016年,300個城市中三四線城市土地成交量爲4.94億平方米,占比達60%,都市圈內占據三四線土地交易的70%。今年1、2月,三四線城市土地成交量6361萬平方米,相當于一二線城市的1.4倍,都市圈內三四線城市成爲開發商“補庫存”密集地。

發揮城市的積聚效應,人口資源互聯互通是前提。高鐵和軌道交通大規模布局和建設,大大提高了接駁效率,但顯然還不夠。倫敦三分之一地鐵站(特別是外圍)和汽車停車場結合,60%的乘客泊車換乘地鐵,而地鐵與辦公商業及公交也有效結合。我國大城市軌交規劃和建設“大手筆”很多,但“精細化”工夫不足,“前面一公裏”和“後面一公裏”占通勤50%以上時間和精力。城市之間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共享交通助力打通後“一公裏”任務還很艱巨。因此,隨著城市化進入“都市圈化”,樓市也進入了“都市圈”時代,大城市土地和住房供應也該與周邊三四線城市融合。

(作者系中山大學銀行研究中心副主任, 深圳市房地産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精彩评论

亲,登陆后才可发表评论哦~,立即登录

发布已输入0/200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